和Jane有天聊到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我說印象最深的不是那句“女性要勇于往桌前坐”,反倒是那句“職業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豎梯?!?/span>
觀點來自書中第四章《職業生涯中的長遠夢想及短期目標》,根據書中描述:人們最常用“梯子”來比喻職業生涯,(但隨著時代進步)這個概念已不再適用于大多數人,更為恰當的比喻:職業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豎梯。
豎梯會限制人的行動——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梯階上要么跌下來;而方格架能讓一個人擁有更多探索的可能。要爬到梯子的頂端只有一種方式,但要爬到方格架的頂端則會有很多方式。
其實,《向前一步》英文原文對這段的描述是:It's a Jungle Gym, Not a Ladder. (當年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嗎,竟然還買了英文版)。
Ladder很好理解,就是梯子/豎梯的意思;但是Jungle Gym,指的是攀爬架,攀登架,攀爬格子,不必拘泥于一個“方”的意思,我猜譯者為了對應立體梯子單一縱列方格既視感,將jungle gym翻譯為“方格架”。
附上幾張圖片大家就對ladder豎梯和jungle gym方格架有了直觀的認識。“方格架”與僵直的梯子相比,為你提供了更寬廣的視野,甚至還帶點跨界人生的味道。“但是在豎梯上,大多數攀爬者都不得不盯著上面一個人的屁股?!?/span>
Ladder
豎梯
Jungle Gym
方格架
當我們接收一個新的概念,不是為了馬上否定傳統,要你立馬摒棄原先“豎梯”職業生涯規劃或者盲目跟風跳槽。也許你一直職業發展的很順利,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豎梯”有可能是一條最快的成長捷徑,請在原崗位繼續把工作做到極致和無可替代。
“方格架”更多是提供另一種可能,一種由單選題到多選題的切換,或者隨意排列組合最終得到你想要的那個答案。它也可能是你在快要從“豎梯”跌落時多一個“救命”抓點,“方格架”本身就是多個抓點、多個抓線、多個抓面的攀爬架。
但是我今天要在桑德伯格這個概念的基礎上,把立著的強調向上攀爬進階感的“jungle gym方格架”平鋪攤在地面,用它“方”的含義引入“Grid”這個詞,也就是“坐標方格,系統網格”的意思,從而強調方格“支點分布”和“支撐力量”。我們看幾張圖就理解了什么是“Grid方格”。
Grid
方格
讓我寫這篇文章的觸動,來源于一則網絡新聞:“中興42歲程序員墜樓自殺:職場精英正成為隱形難民。如果不是這場死亡,他可能和千千萬萬個人到中年,事業小有成就的男人一樣,過著妻賢子孝的幸福生活。”
我沒有資格評判別人做這個選擇是否不負責任,相信他拋下父母,舍棄妻兒,一定萬分心痛。但如果,他可以多幾條通路選擇,多幾項力量支撐,是否就不會選擇用極端方式結束生命,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
我想以生命的長度為橫坐標,生命的厚度為縱坐標,在這個坐標體系里,盡可能放置多的方格以支撐生命的重量,從而呼應我的標題--職業生涯和人生的通路不再是Ladder (豎梯狀),而是Grid (方格狀)。
職業生涯的“Grid方格”:盡力爭取本職工作的提升,那是你立足社會、安身立命之本。除此之外,你是否有能力和意愿為打通第二職業甚至更多通路做準備?
不要總說“我還沒準備好”,而要去想“我想做,而且我可以邊做邊學?!?/span>放棄自己的力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以為自己毫無力量。我見過很多人的第二興趣甚至比同行業專業人士做的都還要好,哦,這條好讓我嫉妒。
人生的“Grid方格”:附上蘇眉“白日夢”全清單,想要benchmark的拿走不謝,但是希望不要像我一樣浮躁,很多排了好久還未啟動或都是半吊子?;H说乃健?/span>
一樣一樣踏踏實實去學去做,從0至少到初級,之所以放這么多選項不是讓你更焦慮,而是希望喚起你對生活的熱情,對美好的眷戀,在做有些選擇或處于某種低落狀態時,仍能積極樂觀面對,挖掘更為豁達的人生通路。
無論是職場生涯的“Grid方格”還是人生的“Grid方格”,終極目標是要幫助你分攤壓力,汲取這些方格釋放的力量,托舉起每一個不容易的人生,不至于當你把重心全部放在某一項事物或某一個人身上,一旦遭遇變故,全面崩塌。力量,哪些力量呢?
稀釋力
當你遭遇一件傷痛的事,就已經占據一個方格。隨著時間的流逝,你以為傷痛褪色了,其實當你扒開傷口來看,傷痛就如同設計里的矢量圖,不管如何拉大縮小,清晰度都不會改變。只是作為分子的這個傷痛方格,隨著你填充進更多有趣的方格作為分母,傷痛的感覺值漸漸變小稀釋了。這些“Grid方格”有時也類似支點或支柱,作用是一樣的。
賺錢力
對不起,我無法教你如何賺到大錢,要是知道的話我現在就在塞舌爾曬太陽了。但是不管在怎樣的窘境下,我相信勤勞、肯積累和有真才華的人,一定具備賺錢力,不管用的是你第幾興趣方格。
舉個例子,我真的很想賣水果,大家不要笑。因為我偶爾會點外賣的水果切片,當時我就想,如果是我做這門生意,我一定附上自己構思的問候小卡片,在補充維生素本身就很身體愉悅的基礎上讓心情更愉悅。前有北大學子賣豬肉,我腳踏實地賣水果,清清白白掙錢也挺好,哪怕對面張東健歐巴走過來,我也大大方方招呼他買兩斤蘋果。
學習力
是指擁抱新事物的開放式思維,學習新東西的強烈意愿,以及潛下心來專注積累的深沉。
我的學習力這么多年真是虧了歷任中外老板的push(施壓),逼的我學習數據分析項目管理平面設計文案寫作苦不堪言,可也正如此,我一次次在這些“Grid方格”里發現自己的無限潛能。
有首歌叫“Don't push me不要逼我”,但其實,你遇到的每一個“逼”你成長的老板才應該感恩和慶幸。同時在被動之余,你更是可以就你感興趣的方格主動學習,有一天你會感謝自己。
單身力
單身力不是主張單身,是要讓你無論在婚姻內和婚姻外都擁有自由做主的能力,可以喜歡,也可以隨時轉身離開。你的底氣和自信來源于所有這些“Grid方格”對你的滋養,你所見過的世面讓你學會更多的是欣賞和敬畏,也不會對任何人感到自卑。特別喜歡看每個女孩傲嬌又有點帶刺的美,那樣真實、有趣和可愛,希望你即使走入婚姻,也不要忘了曾經那份真實和可愛。
共情力
當你嘗試職業生涯或人生“Grid方格”里多重角色之后,你會愈加理解別人,不是說了嗎,理解是對別人最大的善舉。
老板脾氣不好,遇事總著急,許是Ta的壓力真的很大,其實Ta也有平和耐心的一面;同事雖然可能朋友未滿,但也不是敵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大家都是會嫉妒、會羨慕、會緊張、會沒有安全感的普通人,保護自己的方式不同而已,不因此傷害攻擊別人就好,傷人一千從來自損八百。
對于沒有走入婚姻的人來說,不足以談論人生。但我想,最好的夫妻關系除了愛的連結,還應是并肩作戰的戰友,良好的partner合作伙伴關系,從這個角度你就可以思考能為自己和對方做些什么。
復原力
這是我認為所有“Grid方格”最為重要的輸出力量,也是影響我頗深的原力。有個美人兒說:很好奇為什么你一把年紀可以笑得那么單純,有一種兒孫繞膝的滿足感。沒錯,她說的是兒孫不是兒女。說我年紀大就忍了,兒孫是幾個意思。其實這個傻瓜她不懂,無非是信任,歡喜,無所求以及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我深信,當受傷或跌倒后,不管是8公升眼淚還是8噸眼淚,一切終會過去,而我也會以更好地姿態迎接我的未來,就像從不曾受傷一樣。
人生的通路有時直接抵達,有時迂回曲折,這些職業生涯的“Grid方格”和人生的“Grid方格”都能給你注入前行的力量,關鍵是不要放棄,始終堅定的相信自己,不論是轉角遇到,還是向前一步,要勇敢地去見更強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