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太注重儀式感的人,所以,在全天下的公眾號都在為520準備婚姻愛情的話題時,我和幾位女朋友在廣州的花園酒店大堂吧,探討了一下人生意義的問題。
探討的結論是:以后還是少討論點“意義”,多談些美食美景美色之事。
嗯,越是悲觀的人,越是喜歡尋歡作樂,所以我常常想,“活在當下”這幾個字,肯定是個悲觀主義者發明的詞匯。
說是悲觀,不是說每天唉聲嘆氣,消極主義。
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悲觀主義者看穿人生盡頭處,一切皆無意義,所以他們有更多的力量在每一個當下都堅持自我,把每一個當下都活得更加快樂。
而樂觀主義者呢,因為相信這個世界存在某種值得追求的真理,所以在做每一個選擇,度過每一個當下的時候,都會被TA所堅信的真理所捆綁,并且在追尋的過程中要忍受真理尚未實現的痛苦。
你看,悲觀主義者伴隨著快樂,樂觀主義者伴隨著痛苦。
而這,便也是生活的真相:黑與白是交替的、歡樂與痛苦是共存的、自由和責任是一體的。
經常有讀者或者來訪者問題:我怎么樣才能擺脫現在痛苦,過上向往的快樂的、自由的、自信的生活?
最好的答案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快樂、自由,甚至自信,一切都是相對的,一切也都是暫時的。
這就是我很少體驗到焦慮的秘密:讓子彈飛一會兒。
更完整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我們內心應該根植一種時空觀,即知道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的,你的境遇、你的狀態,甚至是你的關系,都在不斷發生變化。而當下的你無論是多么痛苦,亦或者多么快樂,放在生命的長河中去審視的時候,其實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間。
所以,如果今天男神沒有給你發紅包,女神沒有答應你共赴晚宴,也不必太難過。
人生的際遇沒人能夠預測,峰回路轉之后,說不定你們還會再相逢,并且帶著深深的理解和笑意。
嗯。520的大道理推送完了,我決定接下來去朋友圈發一張朋友聚會的照片,以挽回一點兒今天無人喝彩的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