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青少年面臨著各種壓力和挑戰,培養他們的耐挫力顯得尤為重要。10月6日,璇紫青少年新質五力營迎來了第三次課程,主題為“耐挫力”。
課程伊始,謝穩利老師通過一段《熊出沒》動畫短片,引發營員們關于耐挫力的討論。光頭強雖然每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但他從未放棄,每次都能重新站起來,為什么光頭強能夠不斷克服困難呢?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隨后,謝穩利老師向大家科普了什么是耐挫力,并結合實際案例一一講述了耐挫力的四元素:控制、耐力、歸因和延伸,他強調,這四大元素相輔相成,是營員們成長路上的重要支撐。
為了幫助營員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耐挫力,謝穩利老師引導大家進行了繪制耐挫力事件卡。營員們紛紛拿起畫筆,將自己的煩惱和困難畫在卡片上,并與同伴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不僅釋放了內心的壓力,還得到了同伴們的理解和支持。通過交流與分享,大家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擾和挑戰,而互相幫助則能讓這些困擾變得不再難以克服。
緊接著,謝穩利老師和大家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互動游戲——彈瓶蓋。在這個游戲中,營員們需要相互協作,通過總結經驗教訓獲得成功。一次次的嘗試和調整,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的力量。
課堂中,謝穩利老師結合生活案例,為學生們總結了提升耐挫力的八大策略:改變自己過度保護的心態、“挫折”情景、學會向內探索、獲得同伴友情支持、解決問題直面改進、提升心理調節能力、堅持運動和建立習得性自信。這些策略不僅具有實用性,還為大家提供了具體的行動指南。
耐挫力社會實踐 ——《“易”起來交換》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10月13日,在理論課堂的鋪墊之后,璇紫青少年新質五力成長動力營“耐挫力”主題社會實踐課如約而至,本次實踐課主題為《“易”起來交換》,營員們將通過物品交換的形式,培養耐挫能力,提高人際交往和人際溝通的能力。
在外出前,營員們首先在教室里與喬琦老師一起演繹了交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模擬演練,不僅為外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讓營員們在面對未知情況時能更加從容不迫、靈活應對。
云龍公園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輕拂,帶來了大自然的清新氣息。營員們散布在草地各處,開始了今日的挑戰。
活動中,有的營員面對陌生人會出于羞澀,但同伴的鼓勵讓他邁出了勇敢的一步;有的營員面對他人的拒絕時,會耐心地解釋自己的物品為何更具價值,從而成功說服對方;而當交換的物品不符合營員的期望時,他們也能委婉地表達拒絕之意......
整個活動過程中,營員們既提升了自己的溝通能力,還學會了如何在失敗面前保持冷靜和理智,他們在實際問題中不斷學習、不斷提升,為自己的成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隨著夕陽西下,耐挫力課堂也圓滿落幕。本期課堂中,生動有趣的理論學習讓營員們學會了如何面對挫折并從中汲取力量;而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社會實踐,讓營員們收獲了寶貴的人生經驗,為他們的成長道路增添了信心和力量。相信他們會將這些經歷轉化為動力,繼續前行在成長的道路上。
璇紫青少年新質五力成長動力營也將繼續探索更多有益于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新方向,青少年健康成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