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林則徐說: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01
幾天前,被好友邀請進了一個媽媽群,群里大部分媽媽是全職媽媽。就昨天,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掐了起來。
掐架原因是:“自己成功重要,還是陪伴孩子重要?”
職場媽媽們認為: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先成為那樣的人,言傳身教也不過如此。
全職媽媽們認為: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給孩子金山銀上,不如給孩子完整的安全感。
剛開始全職媽媽略占優勢,畢竟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深入人心。
后來,有職場媽媽說:“沒有成功,沒有錢,你拿什么維持你的親情,穩定你的家庭,聯絡你的友情,靠陪伴嗎?別鬧,大家都很忙啊!”
然后,群里突然安靜了。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句話用在日常生活里放之皆準;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卻只相信前半部分。
前幾年,芒果臺《變形記》的綜藝節目,就極具代表地說明了:
即使是有再多的錢,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也是失敗的。
02
2014年8月,房祖名和柯震東因吸毒被抓,成為年度娛樂大事件,一時之間鬧得滿城風雨。
事后,有一家港媒報道,成龍得知此事后惱羞成怒,暴打房祖名,房祖名凌空飛5米。
此事被爆之前,成龍一直被當做影視界的巨擘,人設也堪稱完美,自2009年開始便擔任中國禁毒形象大使。
有人說,成功的父親卻養出了不成器的兒子。
更有網友疑惑,“集萬般寵愛于一身的小房子,為何不聽爸爸的話,一再突破父親的底線?”
微博上曾有一個關于“我不是親生”的段子:
我去接我兒子放學,等了半天沒看到兒子,還以為他逃課,后來才知道他已經讀中學了,我卻到小學門口去接他。據說這個段子的原型是成龍和房祖名。
房祖名對父親的情感是復雜的,他在一次訪談中說:“我的記憶里沒有父親的身影,連背影也沒有。 ”
后來,成龍其實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出對兒子的內疚。
是呀,我需要你陪伴的時候,你一直說工作忙要掙更多的錢,我自顧自地長大了,你卻指手畫腳我的成長,嫌我不爭氣。你還我怎樣?
0-12歲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黃金有效期”。
因為這期間,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神,可以信賴、可以依靠、可以將一切托付。
也就是說,當孩子處于依賴和信任父母的時期,父母需要在孩子那里存儲更多的愛和陪伴,當你進行管教消耗孩子對你的愛時,才不會透支。
反之,黃金時期的那些年,你疏于陪伴,基本上你就已經喪失了教育孩子的權利,你只是傳說中身份意義上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等他攢夠了失望對你失去信任,你才喋喋不休地現身說教,他內心的獨白都是對你的怨懟和反抗,哪里還管什么道理不道理?
忙碌如楊瀾,也能成為孩子鋼琴學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著他游歷了十五個國家。
為了多一點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吳尊也曾說,他可能是文萊陪孩子時間最多的爸爸。
吳尊說自從有了女兒neinei,他的日常生活便重新被規劃。每天為了陪伴孩子,他將工作時間由早晨安排到上午,晚上9點哄孩子睡覺后,才安心工作。
父母都是有有效期的。
龍應臺說:“過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03
去年,采訪一位身價千萬的民營企業家,席間,他對我們說:“我現在掙的錢,我兒子幾輩子都花不完。”
見我們不接話茬,他悠悠地說:“我上半輩子窮怕了,絕不能讓我的兒子、孫子重復我的窮。我就是要讓他們守著一座金山,過像樣的日子。”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據說他的孩子剛一上班,就豪車標配。
前段時間,孩子又迷上了賭博,為此還借了不少高利貸,由于無法償還,他偷偷把自己的車賣了,企業家心痛不已。
有人曾問過一個“富二代”:“為什么沉迷賭博這類事物,不去努力創造自己的人生?”
他卻說:“父母早為我打下江山,我必須‘報答’父母的一片苦心啊!”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在這個以發展和變化著稱的年代,父母的成功和財富從來都不能給孩子一個安逸的未來,而是他們觸底反彈的保底。
最怕父母把自己當做“全能神”,給孩子夸下海口,能養他一輩子,讓孩子自己喪失了努力奮進的動力,耽于享樂。
李嘉誠雖有富豪之身,在孩子生活上卻從不嬌慣、奢華。
兩個兒子在小的時候,很少有私家車接送;李嘉誠也常常帶孩子坐電車,巴士;李氏兩兄弟也常常勤工儉學,自己掙零用錢。
巴菲特的小兒子曾開口向父親借錢,卻被拒絕了。后來,彼得氣憤地去銀行貸了款。
他說:“在還貸的過程中,我學到的遠比從父親那里接受無息貸款多得多。現在想來,父親的觀點對極了。”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要保持足夠的清醒:
我們家境好,不代表你能享福一輩子,你要多扛責任,自強自立。
04
金錢上的成功,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既然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該給他生命的尊嚴,把創造自己,成就自己的權力還給他,而不是讓“金匕首”刺傷他,毀了他。
1. 時間安排上多陪孩子,給孩子一些溫度,一些陽光。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抽空多陪孩子一起看看書,是低成本的陪伴方法。與孩子一起閱讀,不僅能帶動孩子的學習動力,還能形成共同語言。
多陪孩子運動,既鍛煉了身體,又會促進陽光性格的形成。多陪孩子做游戲,能引導孩子不斷探索,加強與孩子的平等對話。
陪伴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在平衡工作的基礎上,多擠些時間,當孩子在你的陪伴中感受到滿心的喜歡,他會在你的期待中越來越好。
2. 讓孩子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片面的個體,只有當孩子能獨自處理綜合性的事物時,他才能在任何時候都能獨擋一面,別讓孩子成長的時候,去溺愛他。
父母要端正態度,學會放手。即便家境優渥,自己仍然要學會生活自理,自己穿衣吃飯處理自己的一切事宜。
給孩子鍛煉的機會。父母要積極的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自己,諸如讓孩子幫忙倒垃圾、洗碗、擦地板。
要讓孩子學會處理各種事情,不能完全撒手不管,要有耐心,認真剖析,讓孩子真正理解事情背后的因和果。
孩子只有獨立成個體,才能走得越來越遠。
父母真正的成功是對孩子的培養,千萬別只做孩子的“印鈔機”,讓“金匕首”傷害孩子一生。